织密城市公共服务网

发布时间:2025-05-25 11:19   内容来源:中国网      阅读量:16480   

社会公共服务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。近日印发的《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》提出,建立健全多层级、全覆盖的公共服务网络,为优化城市公共服务指明了方向。推动城市公共服务不断扩容升级,补齐短板、优化结构,将有力提升居民生活质量、推进城市更新步伐。

城市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及性直接关系到居民的获得感与满意度。近年来,一些城市在普惠性服务上进行了积极探索。例如,通过新建医院分院等方式,将医疗服务扩展到新城区和人口导入区,缩小服务“半径”;建立社区嵌入式服务中心,把养老、托育、就业等服务集中到居民“家门口”。

同时也要看到,目前城市公共服务仍存在供给总量不足、结构失衡、可达性与公平性欠缺等问题。一方面,公共交通、教育、医疗等资源在老城区与新城区、中心城区与边缘地区之间差距明显;另一方面,部分公共服务供给仍停留在“有”与“无”的层面,缺乏对供给质量的深度关注。此外,城市人口流动频繁,要求建立更加灵活、高效、智能的公共服务响应机制,提升城市的韧性与治理能力。

织好织密多层级、全覆盖的城市公共服务网络,既要着力增强普惠性,也要注重系统性规划。

要优先补齐民生领域公共服务设施短板。充分盘活存量资源,利用存量闲置房屋和低效用地,因地制宜改造为社区医疗点、养老照护、托育、文体活动等设施,满足居民多样化、就近化的基本生活需求。针对突发事件下公共基础设施承压能力不足的情况,应积极稳步推进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,完善城市医疗应急服务体系,加强临时安置、应急物资等保障。继续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下沉,重点关注老年人、儿童、残疾人等群体的基本需求,推进公共设施适老化、适儿化改造,加快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,增强公共服务的普惠性。

城市公共服务网络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,涉及多部门,需要多层级协调。为此,还应加强顶层设计和资源统筹,构建覆盖全面、衔接顺畅的服务网络,实现公共服务从“各自为政”向“一体运作”转变。同时,要借助数字技术,推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、服务流程协同高效,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。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
热门图文